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医院动态 - 新闻中心


OAK NEWS
中枢神经肿瘤5次手术,第6次再生,怎么办?
   患者,金某,男,37岁,17岁时发现腰椎管内肿瘤,在绍兴市中医院行手术切除,后发现小脑桥脑角肿瘤,在浙医二院神经外科行肿瘤切除,病理报告均提示神经鞘瘤。又2年后发现胸椎管肿瘤,经人介绍来我院住院,由当时的科主任谢垒医师为其主刀,手术同样取得了成功,病理报告仍然为神经鞘瘤。2004年患者再次在脊柱的胸腰段长出肿瘤,而前往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就诊,因以前有手术病史,医师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进行了胸12—腰4的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以防后期脊柱的后凸畸形,这次手术花费近10万元,由于多次的中枢神经手术,小金遗留了两下肢的肌力减退、麻木,跛行走等后遗症,但  小金不畏疾病所困,仍然坚持自力更生,开残疾车谋生,并成家立业,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
   但不幸再次降临到他的头上,2010年7月的一天,他感到右侧肩背疼痛、麻木,伴有二下肢的乏力,去就近的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检查,核磁共振提示颈椎4.5处有占位性肿瘤,由于10余年的反复就医、手术,家庭经济已十分拮据,这次他直接找到已是医院副院长的谢垒主任医师,恳请为其手术。谢院长详细询问了病史,全面进行体格检查,尤其是骨骼、神经系统的检查,结合核磁共振片,诊断为颈椎4.5椎管内神经鞘瘤,考虑到患者神经鞘瘤良性、好发的实际情况,谢院长决定采用棘突椎板复合体揭盖式掀起、肿瘤切除、复合体回植术,这是对患者最好的手术方式,但对主刀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7月29日上午,在麻醉科、手术室的配合下,谢院长根据术前设计的手术方案,应用高速磨钻将二侧颈4.5的棘突椎板复合体揭盖式掀起、肿瘤切除、复合体回植,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术后患者症状消失,效果满意,这重新燃起了小金对生活的勇气与工作的热情,随访3年患者恢复满意,复合体愈合良好。
   2015年春节前,患者又感到胸腰背痛,伴左下腹牵拉痛,二下肢乏力、麻木加重,去附近医院就诊、核磁共振检查,医师初步诊断胸腰段椎管正常,但患者症状持续加重,不得已又跑到谢院长办公室,这是他第三次找到谢院长。谢院长再次听取病史、体检,复查核磁共振,诊断为胸11.12处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再次敲响了金刚强脆弱的生命警钟,但小金没有被肿瘤所吓倒,反而恳请谢院长为其第三次主刀,困难再次抛向谢院长,要知道胸腰段后路小金已经动了多次手术,后方不但椎板缺如、硬脊膜囊粘连,又有胸12到腰4后路长节段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如果进行再次手术,万一粘连严重,有术前的不全瘫变成术后的全瘫,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再行后方的全椎板减压,势必要更换以前的内固定,那要增加患者7-8万的医疗费用;如果不做内固定,术后又有可能使得胸腰段后凸畸形加重;如果不做,小金同样也面临疾病的折磨,要么瘫痪在床,要么去外地大医院骨科进行手术,那要更大的一笔医疗费用。权衡再三,谢院长邀其家人、会同科内专家团队与医务科、医疗安全办一起商讨治疗方案及告知手术风险,小金及家人坚决要求在第二医院手术,并恳请谢院长再次主刀。出于患者对医院、对本人的高度信任,谢院长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二全齐美的方法,术中尽量不碰动后路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采用胸11棘突椎板复合体揭盖式掀起、胸12残留椎板扩大、肿瘤切除、复合体回植术的手术方案,将脊柱骨骼韧带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及连续性尽可能得以保留。2015年3月19日在麻醉科、手术室的默契配合下,谢院长根据术前计划,手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患者清醒后感到下肢又轻松了许多......
    为患者所想、为患者所为,把最好的治疗方法用到最要用的患者身上是我们的永恒追求!谢院长如是说。
地址:绍兴市延安路123号 总机:0575-88055555 备案号: 浙ICP备090264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60202000753号
© 2025 版权所有:绍兴第二医院 All Right Reservde. 技术支持:汇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