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老人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哀。我觉得超声科袁彩娣医生正是在践行这样的一种为人准则。
在一间拉起窗帘的暗室里,医生表情严肃,拿着探头,对着一台仪器的显示屏,在病人身上涂上一层滑溜溜,粘乎乎的,不知道是什么的东东,不断地找寻着什么,这应该就是大部分人对超声科医生的印象。
其实超声医学并非人们所想的那样的轻松,在医疗行业中超声科属于前沿科室,它需要承担起一份巨大的责任,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给予疾病最准确的诊断信息。袁彩娣就从事着超声医生这个职业,28多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时间留给患者,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她热爱的医疗事业。她的工作时间是在小小诊室里,室外的灿烂阳光、风清云淡与她似乎没有关联,除了休息天很少有机会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每天基本上面对的是一个个带着紧张疑虑或者因为等候时间长带着情绪的患者,这是一个真正手脑并用的工作,操作时,右手一直握着探头打切面,左手不停地调节仪器,嘴上要嘱病人屏气放松和积极沟通,双眼要紧盯着显示屏不能漏过一点点病症的迹象,脑子里却在不断的思考和分析着问题。上班除了床边班急速跑,ICU和术中病人要扭着身体做,其余的门诊班就是练坐功了,需要从早上一直坐到傍晚,连喝水和上厕所的时间都给了病人,以至于每天回家时两脚会微微肿胀。
凡是找过阿彩做过B超的病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袁医生检别仔细,技术好,为人随和,没有架子,还会不停询问病史,不放过每一疑问,对查到的问题还会进行耐心讲解,交待注意事项时一五一十讲得很仔细,不厌其烦,一定要让你弄懂弄明白才放心。因此但凡体会过阿彩服务的患者都会千方百计想法让其复查,检查没事悬着的心就放下了。20多年来,袁彩娣始终兢兢业业,潜心研究超声业务。医术上精益求精,利用这个小探头在病患身上深切感知、细细琢磨,不放过一些蛛丝马迹和不良苗头,用细心、爱心、良心、责任性赢得患者和家属满意的笑容。有些多年的老病人看到阿彩常常如此疲惫,不忍心再麻烦袁医生,但不做又不放心,只能劝慰她不要这么累,工作之余善待自己一点,早点睡。曾经在体检工作专职从事体检B超有那段时间,我有幸每天都有机会接近袁彩娣,常常目睹她那种细致、那种专注,那种耐心,不失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可谓是独有的“探头艺术”。
因长期这样的工作环境和独特姿势使颈椎病和肩周炎等职业病过早地光临到阿彩身上,不是头晕恶心就是肩膀疼痛,责任重、风险大,收入并不高,还常常遇到因病人多等候时间长,一些蛮不讲理的患者或家属无端的斥责。姐妹们看在眼里痛在心。办企业的姐姐们曾多时阿彩劝她离开医院,脱离这个苦行僧,去自己开办企业做管理,为此阿彩也曾犹豫过、动摇过、彷徨过,是否该离开这个曾经被众人认为神圣的职业。当每每看到病人祈求的目光以及超声医学人员的缺乏,同时深切体验患者罹病有痛苦及康复的欢悦,看到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为病人找到病症,解除病痛;一个个早期肿瘤的及时发现,让众多病人又回到健康人的行列,心中油然而生职业的自豪,坚定自己的职业信仰。她婉拒了姐妹们的好意,决定毕生将从事超声医生这个职业。并学习不辍,不断学习新技术,开展新项目、开拓新业务,用热情和坚守诠释职业精神。
当然我们也非常庆幸,在二院的超声科中有无数像袁彩娣这样的超声达人,在二院超声科这样一个绍兴市级重点学科中有多少个超声菜鸟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成为资深超声专家,面对巨大的工作负荷,给他们带来的不是抱怨和放弃,而是一种从内心油然而生的责任;他们爱岗敬业,执着奉献、锲而不舍,皆有一种永无止尽的探求精神。
袁彩娣站着为一位急诊患者进行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