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日报】零下八度的夜晚医务人员赶来抢救心梗病人
滴水成冰的晚上老人突发急性心梗
第二医院医护人员连夜赶来 终于跑赢了死神
1月24日晚,对娄奶奶一家来说,永生难忘。不仅仅是当晚绍兴正遭遇世纪寒潮,室外温度低至-6℃,而且娄奶奶从突发心梗到被抢救成功,全家人经历了大悲大喜。
当晚,室外几乎滴水成冰。晚上9点多,娄奶奶喊着胸闷、胸痛难忍,子女紧急把老人送到绍兴第二医院。经拍片、会诊等程序后,当班医生通知他们——老人是急性心肌梗死。该病发病急、病情重、致死率高,家属必须马上决定是否同意进行手术。
“如果你们同意手术,我们马上通知主刀医生和他的团队到医院。”在医生告知病情后,娄家人认可采取最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
可这时已将近晚上10点,天又这么冷,大部分人都该准备洗洗睡了的时间,参与手术的团队成员能及时赶来吗?
让娄家人感动的是,在焦急等待10多分钟后,主刀医生唐欧杉等人全部到位。
唐欧杉告诉记者,当时,他在家中陪儿子学英语。手机提醒收到微信后,他发现值班医生将一位病人的胸片上传至“胸痛中心成员”微信群。他参与了网上会诊,并第一时间判断:病人心脏冠状动脉血管堵塞,非常凶险,必须马上采取措施。
在给病人第二次复查拍片等程序后,胸痛中心团队几乎已肯定病人就是典型的急性心梗,如果不进行手术,很可能性命不保。
得到值班医生“家属同意手术”的反馈后,他和妻子交代了几句,立刻从家里出发。10多分钟后,唐欧杉到达医院,开始术前准备。
和唐欧杉一样,导管室护士长沈郁等人也是连夜从家赶到医院的。沈郁金是名资深护士,非常有经验。那几天,绍兴持续大雪、冰冻极端天气,出于职业敏感,她知道心血管科的急症病人肯定会增加。所以,即便忙着给正读高三的女儿准备夜宵,她还是将手机带到了厨房,随时关注是否会有紧急情况发生。
果然,娄奶奶被确诊需立刻手术治疗后,作为手术团队成员之一,沈郁穿上最厚的羽绒服,骑着电动车一路往医院赶。平时要开15分钟左右的路程,居然只用了8分钟。
“一方面是心里着急,另一方面嘛,天寒地冻,路上行人、汽车实在少,所以我才能把‘小毛驴’开得和‘奔驰’一样快。”沈郁说,手术团队共有5个人,接到手术指令后,短短10多分钟的时间,所有人都到齐了。
介入手术很成功,娄奶奶得救了。这时,已是晚上11点多。娄奶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参与手术的唐欧杉等人才放心回家。
面对家人的感激,唐欧杉等人非常淡定,“治病救人本就是医生的天职,看到病人被救回,我们辛苦点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