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副院长兼大骨科主任谢垒率先成功引进经superpath髋关节置换技术,为一名61岁的股骨颈骨折女患者实施了微创髋关节置换术。该手术采用了全新的经superpath入路,不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更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其经济负担。也标志着我院骨科微创技术再上新台阶,并继续在全市骨科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患者女性,61岁,3天前因外伤致左侧臀部着地,不能行走,家人急送我院,经检查、拍片等诊断为左侧股骨颈骨折而住院骨二科,完善术前检查,准备手术治疗。但手术方案摆在了主刀医师、骨科专家、副院长谢垒主任医师的面前,经过治疗团队的讨论,决定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但传统的手术需切断所有的后侧外旋肌肉及关节囊,手术暴露较大,并且出血较多,术后有关节脱位的风险,需卧床1-2周及以上的可能。并且患者个子瘦小,“皮包骨头”,如果伤口感染会影响关节寿命。权衡利弊,谢院长大胆采用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superpath 技术(supercapsular
percutaneously-assisted total hip,经皮穿刺辅助,保留外旋肌群及关节囊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医师护士配合下,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手术后6小时,谢院长查房时患者已经能够屈曲手术的髋关节达70°左右,且疼痛不明显,患者及家属较为满意。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在助行器辅助下下地行走进行功能锻炼,大大减少了术后卧床所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且为患者早期出院、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据谢院长介绍,superpath是经皮穿刺辅助,保留关节囊,全髋关节置换手术(supercapsular percutanously assisted total hip)。该技术由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圣路加医学中心james chow博士首创 (st. luke's medical center,phoenix,arizona,usa)。自发明以来在美国也只有7年的临床经验,但有理想的随访结果。
该技术结合了supercap路径(2003年问世)及path路径(2004年问世)的优势,切口长度6cm~8cm;不需要切断外旋肌,经犁状肌和臀小肌的间隙进入,在软组织分离过程中不切断任何肌肉和肌腱,保留关节囊的完整性,从而为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供良好的肌张力,甚至可以让患者术后几小时可下地,当天可出院,手术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外科脱位(术中不造成肢体极度的旋转与扭曲);手术由主刀和助力2人即可完成,节省了手术中人力的耗费,提高了手术效率。术后无特殊活动限制,大大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即使相比于以往的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本手术依然优越。superpath髋关节置换术在减少切口长度的同时,能够获得满意的手术野和假体放置。由于完整保留了髋周肌肉和关节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术中失血更少,术后疼痛更轻、康复更快,更加符合目前“快速康复”的理念。该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就开始下地行走,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速度都令人满意。
全髋关节置换微创化是关节外科医生一直探索的目标。superpath的出现,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真正微创时代的到来。我院骨科将以努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己任,为真正打造成绍兴地区的微创关节外科中心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