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先生在外院体检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占位(最大直径2.8cm),穿刺活检证实为右肺上叶腺癌,后转入我科进一步诊治。患者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快速型房颤病史多年,长期服用降压、利尿、抗心律失常、抗凝药物。住院期间查心超提示中度三尖瓣返流伴中度肺动脉高压;查动态心电图提示全程房颤、室性早搏(504次)、有7次>2.0秒的停搏;查肺功能提示严重肺通气功能障碍(fev1:0.95l,mmef 75/25:0.35l/s,mvv:24.5%),因患者高龄、心肺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有手术禁忌,遂施行“ct引导下右上肺癌微波消融治疗”,过程顺利,3个月后复查胸部增强ct提示右上肺肿瘤细胞达到有效灭活(ct扫描无造影剂强化征象),复查肿瘤指标无升高。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均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首,对于早期肺癌在没有转移的情况下外科切除是治愈的主要手段,但80%的肺癌无法通过手术切除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中老年肺癌的比例逐年增加,这些患者往往存在诸多合并症,不适合或不能耐受常规手术切除,于是许多局部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如肿瘤微创消融。微波消融是一种热消融技术,一般在局麻或清醒镇静下进行,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肿瘤组织内的极性分子产生极高速振动,造成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高达60℃-150℃的高温,从而导致细胞凝固性坏死,以肿瘤为靶心最大限度地灭活靶区的肿瘤细胞及周围0.5cm-1cm的正常组织,具有微创、安全、适形、效果可靠、可以重复等优点,一般认为肿瘤最大径≤3 cm且无其他部位转移的患者有可能达到治愈的效果。
与肝脏及甲状腺消融一般在b超引导下进行不同,肺部肿瘤的消融一般在ct引导下进行,这样能有效避免肺内气体干扰,从而避开血管、肺大疱和中心坏死区。相较于sb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消融治疗不会引起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同时在肿瘤局部复发时允许较短时间内再次进行消融治疗。
最近研究表明:经皮热消融治疗不能耐受手术切除早期nsclc患者(肿瘤直径2 cm-3 cm)的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达到97.7%、72.9%和55.7%,且死亡率小于1%。另有文献报导热消融联合后续治疗(egfr-tkis或化疗)的局部控制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egfr-tkis。这些临床证据让我们相信随着消融材料的不断改进及消融技术的普及和规范化应用,未来这一技术会在肺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科目前可开展此项技术,若有类似病例可与我科联系。(心胸外科 李远静/张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