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五天的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学习已经结束,可以说是难忘而又意义非凡的。这五天里,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给我们安排以理论与实地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使我们收获颇丰。
我们九人都是头一回来到新加坡这座传说中的花园城市,而让人惊叹的是这座高度文明及现代化的城市,仅仅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从1965年建国开始的一无所有到现在的众望所归,其高效的管理和完善的制度体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包括其医疗体系和精细化的医院管理,可以说是有很多学习和借鉴之处。
医疗体系体制就不说了,毕竟国情不一样。下面说说我们参观学习新加坡中央医院与樟宜综合医院后的感受。
首先是环境优美,两家医院都好像是没有明显的大门,也没有围墙,没有大型的医院标志,这应该就是为了能更好的融入社区。走进新加坡中央医院,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居然不是富丽堂皇的大厅,而是餐厅,各种商店紧紧挨着,周边居民可以来医院就餐购物,让人怀疑到底是商场还是医院,樟宜综合医院也是一样。两家医院里均充分地利用每一个空间来创造绿色医疗环境,院内处处绿色掩映,鸟语花香,流水潺潺,为医院平添了许多盎然生机,每一层楼都布满了绿色,使人放松和振作。
其次是以人为本,新加坡医院的硬件设施和医疗水平也许并不比国内同级别的医院高,然而当你走进医院时候,更多感受到的是温暖和尊重,这也许就是最大的差距。我们参观了樟宜综合医院的C级康复病房,C级病房是专门为社会低收入者设置的病房,没去之前,我们猜想这个病房应该是脏乱差小,结果恰恰相反,病区特别宽敞明亮,没有空调,却是自然通风,凉爽舒适,一个病房10张病床,护士台设置在病房里面,随时可以观察病人的病情,病房里设置了超大的公共阳台,阳台里充满绿植,放了摇椅和CD播放机,病人可以在阳台上躺着欣赏音乐放松心情。同时,病区里设有公共娱乐活动区,患者可以阅读报刊、下下橡棋打打牌,还有洗水池、微波炉等厨房设施。最亮眼的是模拟居家病房和室外社区环境模拟活动区,每个康复患者在出院前都会去模拟居家病房住上一晚,目的是让医生和患者更好的确定患者的家庭环境适应能力。社区环境模拟活动区也是一个道理,是模拟室外环境,上坡,下坡,楼梯,粗糙和光滑的地面,让康复患者能更好地锻炼,适应出院以后的室外自然环境。
最后是注重创新。在新加坡医院,非常注重医疗创新,医院里有专门的创新中心,策划医院的一些创新项目,制定政策和方针,确保创新项目顺利实施,并且与行业和学术合作伙伴进行医疗创新合作。在硬件上,成立康复综合医院和新的医疗中心,在医疗流程上推动家庭医生转介计划、邻里互助计划、ECHO计划、过渡期护理计划,在软件上,研发方言软件、机器人物流、病床监控系统、全自动体检仪、营养配餐等。
在这短暂的几天里,直观的观察不能全面领悟新加坡医院的成功之处,学习新加坡不仅要学习它所取得的物质成就,更重要的是学习新加坡取得卓越成就的内在思想、理念和方法。对于平时的工作,我们也学习到了一些创新管理理念和设计思维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也感觉到我们的服务差距较大,看到了我们的提升空间,提醒我们不一定要在硬件上做到最好,而要在内涵建设上花大气力,坚持科学规划,克服停滞守旧的思想,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件事情。相信任何事情有了正确的过程,必定会有正确的结果。这段美丽的时光是值得一生珍藏的财富,也是值得分享交流的完美旅程。(医务科 王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