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患了哮喘,先查过敏原;
2、症状控制后,仍需3个月以上的维持治疗。
胸闷的根源不在心脏
记得一年前,我诊治过一位青年女性:自己老感觉后半夜胸闷,多次去市区各大医院就诊,做过许多心脏方面的检查,都正常,导致有的医生考虑是精神因素引起。有一次,她到我门诊来看病,我仔细询问了病史和查体后,认为需考虑哮喘病。于是进行了相关的胸片、肺功能及激发试验和血IgE等检查,结果确诊为哮喘。所以,有时单单一个胸闷症状,除了心脏病等以外,也需要警惕是否患有哮喘病。
目前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大约1.6亿的人患有哮喘,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约40%的患者有家族史。
哮喘的病因还不是十分清楚,患者的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环境因素中的过敏物质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吸入,细菌、病毒等感染,食物中的鱼、虾、蟹等摄入有时会激发哮喘发作。
典型哮喘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严重时可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全身发紫,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旦患有哮喘,需重视,要到医院呼吸科进行规范化治疗。
久病成不了良医
有一位26岁的小伙子,自幼患有哮喘病,自认为“久病成良医”,出现气急、咳嗽了,就自己吸几次“万托林”药(一种迅速缓加哮喘病的药),自觉气喘、咳嗽控制一下就好了,一年内多次反复发作,也不去看病,也不应用长期吸入药物的规范治疗。去年下半年,他在一次感冒后突发气喘,全身发紫、干咳、大汗淋漓、话都讲不全,被送来急诊。胸部CT显示:气胸、纵膈气肿。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肺破了”。出现了哮喘严重的并发症,多危险啊!好在送来及时,通过医生的抢救,慢慢好转。所以哮喘一旦急性发作,需马上送医院就诊。
先做过敏原测定
患有哮喘,需重视,但也不用害怕。大多数病人通过治疗,进行长期规范化吸入药物治疗,可使哮喘得到控制,减少复发,甚至不发作。
首先,患有哮喘,可去医院呼吸科做过敏原测定。有了结果,可避免下次再去接触过敏原,以预防哮喘再发。
另外,可通过药物以及免疫疗法治疗。
哮喘药物主要分为:1、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像上述例子中的万托林吸入制剂);2、预防哮喘发作的药物(例如舒利迭、普米克、辅舒酮等吸入制剂)。目前吸入药物的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但药物的治疗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患者来呼吸科随访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予以分析,予以分级,并按照分级治疗。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监测,再评估病情。哮喘症状控制住了,往往需3个月或以上的维持治疗。
作者李岱系绍兴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